冯忠莲:《清明上河图》的临摹者
冯忠莲是荣宝斋和故宫博物院的古画描摹专家,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的夫人。历经20余年艰苦工作,一幅几乎和原图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在她的笔下灿然问世。这期间她写给儿子的三封家书披露了临摹这幅传世作品时的一些细节。
梅莲并蒂耀丹青
冯忠莲,国画家,古画临摹师,广东顺德人。1919年8月14日出生于天津。早年入天津圣功小学、中学读书。1936年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文学系,经朋友介绍得遇陈少梅,并拜师学画。1938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校长为她颁发了奖章、奖状。
陈少梅(1909-1954),生于湖南衡山。1924年,随父亲陈梅生来到北京,住进宣武门外烂漫胡同湖南会馆。父子俩登香山,游北海,结交文人名士,谈诗论画。陈少梅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从临摹私人藏画开始,借到名作,如获至宝,彻夜临摹,功夫精进。15岁加入国画家金北楼(1878-1962)主持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并成为金先生的关门弟子。21岁那年他的画品赴比利时参加国际博览会,荣膺银奖。
陈少梅以大无畏的反叛精神,从当时被称作“不当学”的北宗艺术中找到与自己相近的风格,打开了突破口,形成了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代表作有《江南春》、《西园雅集图》等。
陈少梅人如其画,德艺双馨,不求闻达,耿耿忠直,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陈少梅还积极投身艺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功力派画家,如王卓如、韩百里、张慎言等,当然还有得意弟子冯忠莲。
1941年,冯忠莲继续师从陈少梅学习国画,后来两人结为伉俪。当时陈少梅和原妻离婚后还带有4个孩子,即陈长年兄妹4人。冯忠莲此举出人意外,令人敬佩,其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态度可见一斑。婚后,两人切磋砥砺,新中国丹青苑里,梅莲并蒂,竞相傲放。
1954年,陈少梅英年早逝,这对年仅35岁的冯忠莲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当时,她在荣宝斋工作,每月有88元的工资,在那个年代居于偏上的水平,再加上她出身于高门大户,在教会学校受过系统的欧美模式教育,艺术上也达到了国内顶尖级的水平。依靠这么优越的个人条件,要想组建新的家庭,是比较容易的。然而陈家上有两位老人,下有4个还不能自立的孩子,负担可想而知。她毅然放弃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机会,一人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冯忠莲天分高,又得力于向陈少梅这样的大家学习交流,经过长期埋头苦练,练就了深厚的笔墨功力和娴熟的技巧。她继承陈少梅的画法,主攻山水、人物、佛像、仕女,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她临摹技艺高超,有口皆碑。1954年3月应聘到荣宝斋临摹古画。陈长年先生捐赠的这三封家书,正是1958年他母亲冯忠莲在荣宝斋工作时写的。其中5月19号的那封信纸上还印有“北京荣宝斋用笺”字样。
为伊消得人憔悴
1958年,冯忠莲接受了复制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的任务。据陈长年回忆,因为涉及国家文物安全,母亲在荣宝斋复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室管理很严格,每天由解放军战士把真迹《清明上河图》运抵荣宝斋冯忠莲画室,其他人员不得接近。冯忠莲当时的工作状态连她的儿女们都不得而知。幸亏这些家书记录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这年的3月中旬,正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的陈长年收到了母亲的一封来信。
上一篇: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献疑
下一篇:古籍版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