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白石最后的日子里
朱雨
今年9月16日是齐白石老人逝世44周年纪念日。9月15日7时20分,中央电视台一套《东方时空》(精编版)《记忆》栏目将播出专题片《一代大师齐白石》,向远去的老人遥致敬意。
14岁那年,齐白石拜在了著名的雕花木工周之美门下,慢慢学会了师傅的看家本领。3年后出师。此后他和周之美合作,雕出了很多精致的嫁床、花轿、香案,开始被人称为“芝师傅”。有了雕花的功底,刻起印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他刻印,从不先在石上描字型再去下刀,而是完全顺着字的笔势直接去刻,看他挥刀好像呼呼有风声,一刀下去绝不回刀。老人曾说自己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26岁那年,齐白石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在乡间开始为人画肖像,得少许报酬,也能养家。就这样,阿芝脱离了木工生活,从这年起他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
1956年,正当白石老人流连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时候,画家张大千在法国会晤了毕加索。毕加索从房间里抱出五本画册来,每册有三四十幅。张大千打开画册一看,全是毕加索使用毛笔水墨作的中国画,且都是仿齐白石老人的笔触和画风。毕加索很认真地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儿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
世间事有时竟会如此巧合,东西方两位绘画大师都曾用笔下的鸽子来寓意世界和平。我国曾邀请毕加索访问中国,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1956年9月1日晚,93岁的画家齐白石在郭沫若等人的搀扶下,缓缓走进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会议大厅。在这里,白石老人接受了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这项奖金包括:一份荣誉奖状、一枚金质奖章和折合当时人民币35000元的500万法国法郎。齐白石在致辞时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国际和平奖金获得者的名义加在齐白石的名字上,这是我一生至高无上的光荣,我认为这也是给予中国人民的无上光荣。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的毕生精力,把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齐白石老人当场宣布:“把奖金的一半长期存放在银行里,每年所得的利息,以齐白石国画奖金的名义奖励优秀的国画家。”掌声中,郭沫若风趣地说道:“愿到会的同志们都能像齐白石一样长寿。”
会议结束后,白石老人回到家里,已将近深夜11点钟了。老人没有一点倦意,兴奋之余,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有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在授奖的晚宴中,白石老人几乎没有动筷子。
从1956年起,齐白石的儿子齐良迟开始用自家的相机给老人拍了一系列照片。齐白石明显地感到,他干什么都会被拍下来,生性多疑的老爷子发话了:“你们是怕我快要死了吧!”艾青在回忆白石老人的文章里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有一次,他去见白石老人,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躺椅上,艾青说:“你还认得我吗?”老人无力地看了他一眼轻轻地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老人这时已不怎么说话了,临走,艾青说:“我会来看你的。”老人却淡淡地说:“你再来,我已经不在了。”
1957年9月,白石老人走完了他94年的人生旅程。
1963年,齐白石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尊崇为“世界文化名人”。
上一篇:重张文人绘画的陈师曾
下一篇:张颠素狂唐代大书家怀素